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;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”这句话道尽了父母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。可当我们老去,子女又不在身边时,谁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?
老话说: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靠自己最好。”当你老了,如果子女不在身边,建议你主动依靠这个人,那就是自己。
一、独立自主,掌握生活主动权
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:“人到老年,子女不在身边,如何保持生活的幸福感?”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:保持独立自主。就像俗语说的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,即便子女不在身边,老年人也要努力掌握生活的主动权。
我邻居李大爷,子女都在外地工作。一开始,李大爷很不适应,总觉得生活没了主心骨。但他很快调整心态,开始自己安排生活。他每天早起锻炼身体,然后去菜市场买菜,给自己做营养丰富的饭菜。闲暇时,他还参加了老年书法班,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李大爷常说:“虽然孩子们不在身边,但我不能等着他们来照顾,我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。”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老年人不能过度依赖子女,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,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乐趣,保持积极的心态。
展开剩余59%二、修身养性,丰富精神世界
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”这句出自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的古语,教会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不被外界事物所左右。在微博上,也有很多老年人分享自己丰富精神世界的故事。当子女不在身边时,修身养性,丰富精神世界,能让老年人内心更加充实。
张奶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她的子女常年在国外,张奶奶一个人生活。但她并没有感到孤单,她喜欢读书、养花,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。她还加入了社区的朗诵团,和其他老人一起交流朗诵技巧。张奶奶说:“读书让我开阔眼界,养花让我心情愉悦,朗诵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,我的生活一点都不无聊。”张奶奶通过修身养性,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,即便子女不在身边,也能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三、珍视健康,守护生活根基
作家村上春树说过:“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,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,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、美丽和清洁。”当我们老去,健康就是生活的根基。就像现代诗词里描绘的,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,一旦崩塌,生活将陷入困境。
王爷爷年轻时身体很好,但随着年龄增长,他开始忽视健康,饮食不规律,也不喜欢运动。子女不在身边,没人督促他,他的身体越来越差。有一次生病,他一个人在家,差点出了大事。从那以后,王爷爷开始重视健康,每天坚持散步,按时吃饭,定期体检。他说:“以前总觉得自己身体好,无所谓,现在才明白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,只有自己身体好,子女才能放心。”当子女不在身边时,老年人一定要珍视自己的健康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子女的关爱。
当你老了,子女不在身边,不要感到无助和迷茫。主动依靠自己,独立自主地生活,修身养性丰富精神世界,珍视健康守护生活根基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岁月的流逝中,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晚年 。
发布于:山东省